氢能产业链全景图
制氢产业链不完全拆解

二、储运端
1) 短期内储运方式以高压气态储氢为主,车载储氢瓶市场集中度下降。
2) 碳纤维是车载储氢瓶的增强层效用核心以及成本核心,国产化率已过半
3) 低温液态储氢在质量密度上拥有绝对优势,但仍处于示范性应用阶段
长管拖车产业链不完全拆解
液氢罐车产业链不完全拆解
不同储氢方式优缺点及其对比
储氢方式 |
储氢技术 |
储氢密度 |
优点 |
缺点 |
应用 |
气态储氢 |
高压气态储氢 |
5.7% |
成本低、技术成熟 |
储量低、技术要求高 |
商业化,应用于车载/短途运输 |
液态储氢 |
低温液态储氢 |
7.4% |
储氢体积小、密度高、运输简单 |
储存要求高、液化耗能高 |
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
有机液态储氢 |
7.2% |
||||
金属氢化物储氢 |
4.5% |
能耗低、安全、稳定 |
成本高、不易运输 |
实验室或示范阶段 |
主要储氢企业及业务情况
方式 |
公司 |
主业 |
业务情况 |
高压气态储氢 |
国富氢能 |
氢气增压装置与加氢站成套设备、车载供氢系统 |
深耕车载供氢系统, III 型储氢瓶在重量以及抗疲劳性能等核心参数方面具备优势,19-21 年连续市占率第一,平均市占率均超过 40% |
京城股份 |
气体储运/装备制造 |
储氢瓶产品覆盖 III 型瓶和 IV 型瓶多种类型,产品规格覆盖50L~450L,工作压力包括 35MPa 和 70MPa,可应用于多种车型 |
|
中材科技 |
玻璃纤维/风电叶片/锂电池隔膜 |
供应容积规格 53-320L 全系列 35Mpa 车载储氢瓶产品 |
|
低温液态储氢 |
中集安瑞科 |
能源装备 |
液氢运输槽车行业领先,多次保障航天液氢储运任务 |
中科富海 |
低温装备制造 |
公司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 1.5TPD 氢液化装置已连续稳定产出液氢 |
|
鸿达兴业 |
氯碱化工 |
2020 年 4 月建成国内第一座民用液氢化工厂 |
|
固态储氢 |
安泰科技 |
特种粉末冶金材料高品质特钢及焊接材料 |
参股公司固态储氢为氢源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已开展区域示范运营 |
厦门钨业 |
钨精矿、钨钼中间制品 |
储氢合金主要用于镍氢电池领域 |
液氢产业链

三、下游应用——燃料电池系统及重卡应用
中国燃料电池及重卡产业链环节呈现如下特征:
1) 燃料电池电堆供给能力增长迅速,成本下降明显
2) 主要应用方向由示范性客车转向货车
3) 下游需求尚不足以消纳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生产能力
4) 资本市场“火热与冷清并存”
燃料电池及下游产业链不完全拆解

(一)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生产企业
燃料电池系统示意图

燃料电池电堆示意图
(二)燃料电池上游零部件之一:膜电极
膜电极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