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1005886

资讯、资料、信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资料、信息
氨分解制氢工艺生产风险及安全措施

氨分解制氢工艺包括氨分解反应以及提纯氢气两部分。

氨分解制氢工艺的风险分析与安全措施

1. 危险因素分析

针对氨分解制氢工艺的特点和危险物质的特性,我们通过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单元,运用危险与可操作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等工具,对氨分解制氢工艺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风险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伤和腐蚀。

(1)火灾爆炸风险

- 氨分解制氢过程中,氢气和氨气具有高火灾危险性,可能因接触氧化剂、火源等因素引发火灾或化学爆炸。引火源可能包括明火、高热、摩擦或撞击火花、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等。

- 设备或管道损坏、密封不严、开停车过程中的置换不合格、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缺陷、操作不当、电气设施故障等都可能引发火灾或化学爆炸。

(2)物理爆炸风险

- 氨分解制氢过程中的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可能因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而发生超压,导致物理爆炸。

(3)中毒窒息风险

- 氨分解制氢原料氨具有毒性,泄漏时可能造成中毒或窒息事故。

- 氮气泄漏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窒息。

(4)灼伤风险

- 液氨泄漏可能造成化学灼伤。

- 高温物料泄漏可能造成高温烫伤。

- 液氨泄漏可能导致低温冻伤。

(4)腐蚀风险

- 高温和压力下,氢氮气可能对材料造成腐蚀,导致设备管道强度降低,增加泄漏和爆炸风险。

2. 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氨分解制氢工艺的风险,我们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建筑物防火防爆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并保持适当的防火间距。

(2)合理选型、选材并合规安装设备、管道、阀门、法兰、仪表。

(3)对设备、管道采取隔热保温和防腐措施。

(4)在有毒害和化学灼伤风险区域设置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设施,并配备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

(5)在氨、氢泄漏区域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并与防爆轴流风机连锁,同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6)在装置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安全色,包括“禁止”“危险”“警告”“注意”等,并根据氨的性质设置毒物周知卡。

(7)氨分解制氢工艺应采用自动控制,并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检测控制点。

(8)液氨储罐应设置安全阀;氢气管道应设放空管,并在管口处设阻火器。

(9)液氨储罐出口液相管应设紧急关断阀;液氨储罐上部应设置水喷淋系统;氨分解装置、净化装置及管道上均应设通入氮气的接头;氨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施;厂房、配电室、控制室均应配备应急照明设施。

(10)若液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应按规定设置监控设施,并设置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

(11)生产、使用氢气、氨气的车间及贮氨场所应使用防爆型照明、通风系统和设备。电缆应使用阻燃型电缆,电气线路连接件应采用隔爆型。

(12)防雷、防静电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13)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等强检设备、防雷防静电设施应按规定定期检验。

(14)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15)加强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并进行记录。

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液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铵根离子NH4+、氢氧根离子OH-,溶液呈碱性。液氨多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且不能与乙醛、丙烯醛、硼等物质共存。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很高。
储存和运输注意事项
‌液氨应存放在专用的容器中‌,放置于避光、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在搬运液氨时,务必使用专门的搬运设备,避免剧烈摇晃和碰撞。
‌定期检测和维护‌:液氨储罐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定期全面检测,罐上安全阀、压力表要求每年定期校验。‌
2
‌防止泄漏‌:液氨储罐本体应有良好的保温设施,没有保温设施的必须有防阳光曝晒的顶棚和夏季自动喷水降温装置。连接生产系统与液氨储存罐的各类管道必须定期检查,防止因磨损、腐蚀等原因发生破裂、泄漏。

PEM制氢设备   水电解制氢    高纯氢气发生器